「風雲再現」--五十年難得一見
由本校黃南慶校長領導,苓和行政團隊規劃--「教育部97學年度教學資源整合實施計劃」,2009年3月12日,首先登場的是鄉土產業文化介紹:「棉鄉、棉香、棉棉舊情」,師生藉由耆老的文化解說,實際走讀認識社區的產業文化史。起,由學區經營棉被產業有成的苓和村村長黃銀澤先生(本校義工團團長),介紹苓仔寮棉被產業史的興衰及轉型的競爭,且藉由珍貴實物解說棉樹外觀,製造手工棉被工具:棉弓、棒槌、竹篩、牽紗、梭座組、輾(棉斗)、木板床等,內容詳盡精彩,師生學習專心稱讚。黃村長為了能使學生更近一步了解,更邀其千金黃敏雲小姐隨行,國台語解說與精彩內容詳述,獲全校師生及來訪記者掌聲不斷。次,好戲上場,陳水停師傅(國小畢業即做手工被至今)賢伉儷示範手工棉被的製造過程。從開棉、鋪棉、彈棉、壓篩、牽紗、掄紗到完成手工棉被,全部過程難得一見的展現在眼前,學生驚呼好奇,並由老師傅指導下,親身體驗彈棉花、牽紗造被的辛苦經驗。此次活動,本校張玄聰主任為了使學生親身體驗,除商借珍貴工具,更將整個製造棉被的木板床及解說看板、工具、棉樹等,全數搬至本校禮堂(育英堂),讓學生真正體驗學區祖先辛苦的奮鬥及認識苓和學區的棉被產業史。感謝本校前任蔡青峰校長費心規劃設置本校「棉花產業館」,黃南慶校長及家長會余俊良會長(也是經營棉業有成)用心的推廣及重視學生認識家鄉的鄉土教育。歡迎各界蒞臨苓和,造訪棉被發源地—苓子寮,買件純手工棉被,研討苓和學區的產業史。
「後記」感謝各報記者及有線電視台,為苓和棉被產業史的介紹,更感謝捐贈本校傳統手工棉被製造工具、成品及機器棉被成品的熱心人士。
「後記」感謝各報記者及有線電視台,為苓和棉被產業史的介紹,更感謝捐贈本校傳統手工棉被製造工具、成品及機器棉被成品的熱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