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導向性平教學轉化工作坊》
20190523台南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特別來到屏東大學聆聽王儷靜教授演講,與輔導團的團員們進行性平教育素養導向教學的轉化對談。
王儷靜教授是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是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師資培育,這次王儷靜教授從校定課程與融入教學為主題,帶領團員們進行素養導向的教學轉化。她說,在現在的網路世代,即使課本沒有教的,孩子也有管道知道;「最好的方式是老師也準備好了,跟著孩子一起學習。」無關乎宗教信仰、性別認同,當有些事實、有些人的困境真實存在在這個社會,為什麼我們要避而不談?王儷靜呼籲,讓我們好好地來看現在的教材,關於性別教育,「學校到底教了孩子什麼?」
王教授主筆多本性別教材 ,她聽到外界對性平教材的誤解感到挫折,她說我們應該站出來破除這些謠言。性平教育是讓小孩子認識這個社會有著多元性,進而認識差異理解差異。台南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團員受益良多,團員們回饋:性平教育最難教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而這些家長就是當年缺乏性平教育的那一代。所以當我們繼續堅持下去,性別平等的教育目標就會逐漸達成。
王儷靜教授是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是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師資培育,這次王儷靜教授從校定課程與融入教學為主題,帶領團員們進行素養導向的教學轉化。她說,在現在的網路世代,即使課本沒有教的,孩子也有管道知道;「最好的方式是老師也準備好了,跟著孩子一起學習。」無關乎宗教信仰、性別認同,當有些事實、有些人的困境真實存在在這個社會,為什麼我們要避而不談?王儷靜呼籲,讓我們好好地來看現在的教材,關於性別教育,「學校到底教了孩子什麼?」
王教授主筆多本性別教材 ,她聽到外界對性平教材的誤解感到挫折,她說我們應該站出來破除這些謠言。性平教育是讓小孩子認識這個社會有著多元性,進而認識差異理解差異。台南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團員受益良多,團員們回饋:性平教育最難教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而這些家長就是當年缺乏性平教育的那一代。所以當我們繼續堅持下去,性別平等的教育目標就會逐漸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