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國中學生透過服務學習協助打掃廢棄的頂山國小--成就與喜悅
12國教的浪潮下「服務學習」常常被質疑是「為升學湊時數」的活動,然而安定國中團隊嘗試著讓學生在「服務學習」過程中獲得「品格教育」及「多元學習」的機會。因此,在校長、主任及多位老師在多次自發性的討論中試圖建構出一個在地、持續的服務學習平台。由本身也是志工的方怡堯老師做學校代表與他服務多年的「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提出了建構「服務學習平台」的構想。今年6月正值「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認養臺南市七股區廢棄小學「頂山國小」的計畫,與該會多次協商會議中考量了學生安全、志工能力及服務學習意義,並參考社區居民意見等等事項。提出了「大手拉小手服務學習去:從心、重新的力量」的活動計畫。希望讓學生從打掃頂山國小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築一個新家,也協助同為偏鄉的「頂山社區」整理一個社區活動新據點,而學生也在「服務學習平台」的活動中,透過服務獲得學習與成長。102年6月9日及23日兩梯次「服務學習」活動,學生參加人數:76人,志工參與人次:56人次,教師參加人次:23人次;社區參加活動人次:22人次。服務學習活動並融入「仿生教育科學體驗學習」及「頂山鹽業文化社區導覽」本次活動學生多有強烈的成就感,特別是一個頂山國小廢棄的學校變成台灣黑面琵鷺新的會館,也是一個難得的多元學習經驗。服務學習過程中與志工的互動,學生更瞭解服務與學習的真意。